ELSI研究中心(Center of Ethical, Leg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ELSI Center)係為推動有關醫學發展所衍發之倫理(ethics)、法律(law)與社會議題(social issue)的研究,由於臺灣早期ELSI之研究較為偏向「基因科技發展計畫」,一直不斷強調要對於基因科技在倫理、法律、與社會面向的影響與正負面衝擊(Ethical, Leg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Genetic Technology,ELSI),進行研究與評估,藉由ELSI 的研究,在新一波的基因革命不斷往前推進的同時,能清楚地以系統化的指標,界定基因科技在倫理、法律與社會各個面向的具體衝擊,初步效果有目共睹。陽明大學為研究型之大學,不但基礎與臨床醫學研究卓然有成,公共衛生、護理、醫務管理與醫事法律等研究亦不遑多讓,成立「ELSI研究中心」深入研究與醫事人員相關之醫療法律案例與制度,除可引導我國醫療法律之研究,建立醫療法律學術研究之領導地位,亦可協助醫界避免醫療糾紛之困擾。
理由:醫療行為與法律之關係十分複雜,很難以一概全,完全委由法院裁決,經常引起醫界震撼,也無助於解決問題,醫療糾紛已成為臺灣醫事人員的最大夢魘,不堪訟累而選擇結束生命者,已非罕見,值得成立ELSI研究中心,深入研究並安定醫界之人心。
目標:我國刑事與民事法律與法理繼受自歐、美、日等國,現代醫學亦由日本與西方傳入,因此相關之刑事與民事法理與醫學原理本來即無不同,但是臺灣法院與衛生行政對醫療糾紛之處理,卻大不相同。究其原因,1987年起,衛生署醫事審議委員會對「醫師違反照顧義務之標準」與「有無因果關係之論證」,有別於歐美等國,使得相關之發展亦大不相同,已經引起醫師公會相當多之反應與討論。以現有之研究基礎,深化醫療爭議案例之比較研究,例如:醫療機密(medical confidentiality),全民健康保險與公醫制度之比較研究,臺灣有Bolam test嗎?醫療法規道德義務成文化之研究,醫療糾紛鑑定與起訴關係之研究,醫事過失審查原則之研究、醫師裁量權核心之研究等外,未來之目標似乎可以從「倫理議題」(ethical issue)切入,「倫理議題」係醫學倫理於處理醫療事實上的兩難(dilemma)時,建議醫師所採取的原則,倫理基本原則:如自主原則(autonomy)、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正義原則(justice)、稀少資源分配原則(allocating scarce resources)、行善原則(beneficence)、不傷害原則(nonmaleficence)、雙效原則(double effect)等。
制度方面:英、美等國追究醫事人員責任,不會只使用「二分法」(dichotomy),至少要先區分「適任」、「行政」、「健康」、「倫理」、「安全」、「法律」等責任,制度方面:衛生行政機關更應及早介入調查,只有「法律問題」才交由法院懲辦。醫療法為行政法,「倫理議題」與「行為準則」(guideline)將是未來醫界之挑戰,值得醫法兩界的學者專家集思廣益,及早深入研究。
台北榮總師培中心醫法倫教學Blog
此部落格是台北榮民總醫院師培中心為推廣臨床醫療倫理和醫療法律實務教學而設立之教學平台。希望透過個案問題導向教學(Problem and Patient Center Learning),將醫療倫理與法律的議題實際帶入醫療人員的工作職場中,提升醫療學習者之溝通能力(interpersona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專業素養(Professionalism)及從實作中學習和自我改善(Practice-based learning and Improvement)的能力 。
2010年12月2日
2010年11月3日
急診室為青少年驗孕要不要事前告知?
一個十六歲女童因急性腹痛至急診室求診。因無法排除懷孕之可能,醫師開立驗孕檢查,結果為陰性反應 。當向母親解釋檢查報告時醫師勃然大怒,表示醫師為何未經允許擅自為女童驗孕 ,請問驗孕是否需要經女童或女童父母同意?
21週的早產兒要不要急救?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gi73LGhYFdzSbPPdiLf4xHmOTE-FsRWlzzyTzZMYji8S8R0CFYCrpXDomrBVN1nPK8DRhEHW5NbfDDhhxVfBWqrgU5nu8KO5RQiJVuXc0VfcJ7QhAtyV4VMJJBPipsMPEVgRchB4gf-Q5/s320/3203801.jpg)
(圖片摘自http://news.qq.com/a/20070225/001035.htm)
https://docs.google.com/viewer?a=v&pid=explorer&chrome=true&srcid=12Revqw-Uko8F0k-5VSRnKEU-2lwYflrucT6jfFji8qIFcaxej6A9CieamH4y&hl=zh_TW
青少年穿耳洞是否為醫療行為?
一位十二歲女童在放暑假期間與同學相約至夜市耳環地攤店穿耳洞,因為這是第五個耳洞,故直接打在左耳的耳軟骨上。一週後因為併發局部蜂窩性組織炎,而必須接受多次的手術清創手術,而細菌培養為綠膿桿菌感染(Pseudomonas infection)。三個月後女童因為此嚴重感染,而導致左耳萎縮,須接受美容從建手術,請問青少年穿耳洞是否為醫療行為?(圖片摘自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08&docid=101050033)
訂閱:
文章 (Atom)